如需转载请联系听云College团队成员小尹 邮箱:yinhy#tingyun.com
最近团队开始抓代码质量了,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,先看看坏代码有哪些特点:
“都一样,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”,这句话放到代码里也同样适用。接下来,我们聊一聊如何解决坏代码问题。
如果我问你,“你们是如何保证团队代码质量的”,你的回答可能是:“我们每次写完代码,都会花一些时间review一下。”
恩,做的确实不错,但是,做的还不够,除非你是门门考试都100的学霸,否则,借助一些工具还是比较稳妥的办法。
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个代码分析工具RubyCritic,这是一个专门针对Ruby的一个静态代码分析工具。其它语言的,也有相似功能的工具链,我就不做介绍了。
这是一个命令行工具,第一步就是添加到你的gem库中,当然,还可以使用guard自动化分析。(Ruby的世界,你懂得~) 第二step,在console运行【RubyCritic】命令,就像这样:
在命令的最后,会生成一个静态页面。长这个样子:
x轴代表改动频率,Y轴代表代码复杂程度
这是分析结果的overview,超过200的复杂度的,基本都是坏代码。
再看看code里的内容:
对不同文件按照改动频率、复杂度、重复度和坏味道4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定代码质量等级(和美国考试的成绩打分规则一样)。
再看看Smell里的内容 :
RubyCritic对代码分析的原理,其实就是分析一些,被它认为是坏代码的点。注意,我这里使用的措辞是“被它认为,所以,有时候,它不是绝对的正确。” 还可以查看具体的类文件中的代码质量问题。
更多的介绍,详见 https://github.com/whitesmith/rubycritic
下面,我们针对RubyCriti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