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5亿台移动设备的应用性能真相

版权声明:此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听云College团队成员阮小乙,邮箱:ruanqy#tingyun.com 

011.png

国内应用性能管理(APM)提供商听云于今日发布了《2014中国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白皮书》,从五个重要维度分别阐述移动应用性能现状,不仅对过去的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的状况进行了分析,也给今年的应用性能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。

据了解,这份白皮书是国内最大的端到端应用性能管理(APM)提供商听云通过监控每日超过100亿次的真实用户请求所总结的,内容丰富、数据详实。

揭开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神秘面纱

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移动应用产品,这种激烈的竞争正在给所有参与其中的玩家提出更高的要求。在移动端,哪怕是秒级的网络延迟都会导致用户迅速离开,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。

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状况呢?《2014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白皮书》从五个重要维度分别进行了阐述:崩溃、错误、网络请求响应时间、交互性能、运营商网络响应时间。

从这五个维度也可以看出,它们正是目前移动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汇总,也是听云App通过监测覆盖超过3.5亿台的终端设备,以及超过2.4亿次日启动量的移动应用所总结出的共性问题。因此,从这个角度讲,该白皮书不仅规范了应用性能管理(APM)领域在移动应用方面的性能数据指标定义,还帮助了研发、产品人员快速读懂移动应用性能问题,持续优化用户体验,改进研发管理能力,实现高效管控。

移动应用性能问题知多少

就《2014中国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白皮书》所展现的移动应用性能问题而言,崩溃、错误、网络请求响应时间、交互性能这四个维度着重集中在移动应用本身,但好的应用也离不开好的运营商网络作为支撑,从这一点上讲,运营商网络响应时间则进一步分析了基础网络的状况,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参考。

在看了诸多维度的移动应用性能问题,笔者也有一些疑问,移动应用崩溃不就是错误所引起的吗,而网络请求响应时间不正是造成交互性能不足的原因所在吗?

在该白皮书中,崩溃主要是由操作系统所引发的,指的是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强制关闭(Force Closing)现象,从而打断用户正在进行的操作体验。而据听云对3亿5000万活跃设备进行性能监控发现,iOS的崩溃率超过8‰,Android的崩溃率超过4‰的时候活跃用户有明显下降态势。但在2014年,无论是iOS又或是Android,平均崩溃率均超出标准值,普遍存在轻微隐患。

错误指的则是应用在生产环境下所出现的HTTP错误(HTTP状态码)和网络错误汇总,会造成应用页面无法显示,影响用户体验。网络请求时间则着重分析了应用后台的网络状况,与用户使用应用使得交互性能有着明显区别。

应该说,《2014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白皮书》在问题的梳理和呈现上还是比较科学和完善的,不仅如此,该白皮书还给出了各个问题的处理方法,这一点对于研发和产品人员来讲,更具现实意义。

谁适合看这本书?

这本书的数据由于来自3.5亿个活跃设备监测而来,那么,它的一些数据就值得参考。适合哪类人群看呢?可以说,只要有志于移动产品的人均适合阅读,每个人在数据中都可以得到不同依据。这些人群如下。

研发、运维:根据性能数据标准,提升产品迭代效率、降低运维成本;

产品、运营:根据性能数据标准,持续提升用户体验,降低用户流失;

市场人员:了解不同纬度的性能数据,选择更合适的市场策略;

企业管理层:读懂整个行业的性能规范,认清主营产品的行业位置;

投资者:通过移动应用性能管理白皮书,加强对待投资产品的认识、对待投资团队的研发评估;

我倒是认为,这本书值得研发和运维认真阅读,从中找到规律,为自己的产品打磨找到依据。就不知道在2015年的白皮书中,会有什么样的变化?或者你要是有一些好的建议,有不同的产品参数,也可以直接与白皮书的作者联系,共同将移动产品做好。

应用性能管理(APM)领域需要标准

应用性能管理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火热的话题,性能问题之于研发、运维、产品经理具有不同的价值,真实用户视角的用户体验提升与持续的研发迭代是永恒的话题,那么就需要有一套统一的性能标准来支撑。

据悉,听云提出iDaaS(Intellgence Data as a Service)的概念,通过真实用户视角发现应用性能问题,同时提供所有性能问题的智能数据,并提供给全行业作为性能标准,是国内APM进步的一大重要标志。

想阅读更多技术文章,请访问听云技术博客,访问听云官方网站感受更多应用性能优化魔力。

关于作者

小孟德

职业写手的前途真的断了,千万不要轻易入行。

我要评论

评论请先登录,或注册